《战至巅峰第二季》- 《战至巅峰》第二季开播,我看到了真实的电竞生态
很久没看综艺的我,才发现《战至巅峰》的存在,而且还出到了第二季。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电竞也会成为综艺的素材,但《战至巅峰》的存在打破了我的想法。其实想想,中国电子竞技游戏用户早就已经达到数亿规模,许多电竞项目的赛事现场也总会受到很多关注,以电竞为题材的综艺当然是应运而生的。
电子竞技早已被体育总局归入体育运动项目的行列,但围绕在这项新兴的竞技项目上的争议却一直存在,而这些争议源自对它的不理解,《战至巅峰》的存在是让电竞文化与大众文化进行对话的一种尝试。

虽然我已经对职业电竞选手的训练强度有所耳闻,但还是第一次通过综艺一窥他们的状态。节目通过邀请嘉宾参与集训的形式,让电竞文化出圈,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职业电竞产业——作为体育竞技的一个项目——并非业余爱好者的游戏。
王者荣耀这个全民游戏是《战至巅峰》的战场,在节目中展现的是30位业余选手如何通过职业选手的集训,成为更加团结的战队、体验从个人到团队共同成长的历程。
在节目中,两位教练:久哲和Gemini采用不同的训练风格与方式,但都是以职业标准对待选业余选手,保障了节目娱乐性之外的专业性,通过一次次地努力训练、复盘,再训练,再复盘,不断打磨提升选手实力。
就如其他竞技项目一样,电竞的内核依旧是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的竞技精神,天赋重要,而投入和专注则更重要。电竞赛场上的笑与泪,都和选手们的专注与投入有关,因为这些是促成一场比赛激烈战况的最基本的条件。电子竞技不是休闲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容不下“短板”存在,也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。

新赛季全新的SAB定级规则,让选手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,而一些被教练评为S级、A级的选手也会因为整支队伍的失败而被迫降级,这就更加考验选手的默契度,同时也向我们证明团队协作对于电子竞技的重要性,从另一层面为我们展现了职业电竞的残酷。30人,六支队伍,一对一对抗,角逐出三支胜者队和三支败者队,失败的队伍还将亲手注销自己的账号,这样的“仪式感”大大增加了节目的紧张刺激。
新一季的《战至巅峰》在前两期里就为我们带来了数场精彩的比赛,有上季热门选手“小贾”黄明昊的暴风输出,也有左立的以一抗四,张含韵更是以“怂,但是三杀”的姿态拿到MVP。

同时,在光鲜的决斗之下,我们也能看到业余选手和职业选手之间的差别,在第二期节目中,张含韵的队伍,各执己见,沟通成为最大的问题。如何释放信任、如何相互配合,正式需要磨合的,就如第一集的热门的灵魂选手周柯宇,在新队伍里也需要不断重新磨合一般。
以综艺的形式还原电竞行业的真实,复刻行业内的日常状态,以南京Hero久竞、武汉eStarPro等职业电竞俱乐部为舞台,以久哲和Gemini等专业电竞教练为榜样,《战至巅峰》在把握电竞观众喜爱的同时,也为普通观众带来了认知上的刷洗。它绝不只有光环,光环之下是电竞和体育的精神内核,是必胜的神圣感与使命感。而这种使命背后,是一个个鲜活的热血沸腾的生命,是敢想敢试的精神力量。
这篇影评有剧透
